
雨湖新闻网讯(通讯员 胡伟)根据雨湖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18.23%,越来越多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“老有所养”,开始更多地追求“老有所学”“老有所乐”。今年上半年,雨湖区民政局立足于老年人群体的需求,积极打造社区学校,最大化发挥社区阵地作用,激发老年人“青春”活力。在金秋九月,“社区学校”将举行开学仪式,迎接“银发学子”。
全力构筑家门口“学习圈”
为了更好地打造社区学校,今年4月,区民政局成立了“社区学校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多次组织社区开展交流座谈会,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,广泛听取社区和老年人的意见。经过多次研讨,区民政局依托社区资源,充分发动社会组织的力量,多方协同将“社区学校”办到老年人家门口,将在三义井社区、金塘社区、南盘岭社区、高岭社区、雪园社区、罗祖殿社区、唐兴寺社区、建设社区8个社区为老年人群体构筑家门口的“学习圈”。当前,“社区学校”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,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,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,凡是符合条件的老人皆可报名入学。
着力打造丰富多样“课程圈”
时代在变,老年人的需求也在变。为了制定符合老年人兴趣爱好、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课程,6月,区民政局实地调研长沙老年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,结合雨湖区老年人群体的反馈意见,对课程进行系统整理,着力打造丰富多样的“课程圈”。雨湖区社区学校计划开办声乐班、书法班、形体班、二胡班等十几种既“有趣”又“有料”的课程,填补老年人群体文娱生活的空缺,帮助老年人发掘兴趣爱好和个人潜力,充分展示老年人风采。当前,正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实践经验丰富、专业水平较高的公益讲师,建立“社区学校”公益讲师团。
助力老年人扩宽“社交圈”
近年来,老年人“背井离乡”来城带小孩、城市“空巢老人”等现象日渐增多,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、缺少社交对象加剧了老年人的孤独感。为了缓解老年人的“孤独困境”,“社区学校”将助力老年人走出“小家”、融入社区学校“大家”,帮助老年人从足不出户转变为广交朋友。未来,老人们不仅可以在“社区学校”学习新知识,还能结交新朋友、拓宽社交圈,实现有艺可学、有友可交。此外,区民政局不仅注重老年教育,也同样关注儿童教育,在西弗文心书画教育中心开设“一老一小”特色班,让老人和孩子成为同楼不同班的“同学”,为老年人“减负”。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民政为民,民政爱民,雨湖区民政局牵头推进“社区学校”建设,旨在让老年人老有所学,老有所乐,为“夕阳红”圆一个“年轻梦”,真正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责编:易阳思
来源:雨湖区民政局
乐之书店“如约而至”:静享阅读时光,尽享诗意人生
视频丨万楼·青年码头,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!
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
专栏丨雨湖文苑
义源当铺思“秋”
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
张岱:老窑湾筷子巷纪事
张岱:今昔唐兴街
下载APP
分享到